防校园欺凌内容有哪些方面?

时间:2023-11-05 08:42:00投稿:非此或彼
 

防校园欺凌内容有哪些方面

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3、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4、恶意排斥、恐吓、威胁、逼迫、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接下来具体说说

学会与人交往

是人生中的重要课程

防校园欺凌内容有哪些方面? 青少年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

他们的身心发展不平衡

保护“少年的你”

这些我们都要了解!

以下行为都属于校园欺凌

学生之间,在年龄、身体或者人数上占优势的一方蓄意或者恶意对另一方实施下述行为,或者以其他方式欺压、侮辱另一方,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害或者精神损失的,可以认定为构成欺凌。

1、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身体或者恐吓威胁的行为。

2、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

3、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

4、恶意排斥、恐吓、威胁、逼迫、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

5、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

出现这些情况孩子可能正遭受欺凌

No.1

突然不愿上学

原本并不排斥学校的孩子突然表现出不愿上学的倾向,可能是学校里出现了一些令孩子烦恼,不愿面对和处理的事情。

No.2

无端情绪变化

孩子放学回家闷闷不乐,有厌学的念头,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阴晴不定,可能是学校有什么事情影响着他。

No.3

抱怨有同学针对他

这是孩子寻求帮助的信号。家长可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教孩子试着缓解这种情况,并在一定时间内加以询问,或者把同学请到家里来玩,不经意地聊聊天。

No.4

身上出现伤痕

孩子放学回家全身脏兮兮,身上还有伤痕,一看就是打斗造成的,但孩子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伤到的。千万不能忽视。

No.5

行为异常

如果孩子情绪特别不稳定,一点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应,如特别粘人、拒绝去学校、非常胆小怕人甚至有自我伤害倾向等,建议家长去学校了解情况。

No.6

睡眠出现问题

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校园欺凌的表现之一。

发生校园欺凌我们应该怎么做

01.

孩子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

1、保持镇定。

2、求救,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远是靠前位的。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但是不要去激怒对方。

4、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5、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都要告诉家长,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02.

当孩子遭遇欺凌,家长该怎么做?

1、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

有些家长平时要求孩子一味顺从,打压孩子的自尊,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在学校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如果事态超出孩子的应对能力,家长应采取行动,与学校和老师进行沟通。

2、鼓励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

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的人际关系能力,这对校园欺凌的影响能产生缓冲作用。

3、冷静,最重要的是孩子。

当孩子讲述欺凌发生的情形时,请保持冷静,很好地倾听并作出回应,让孩子知道这个情况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父母都会站在他这一边,支持他。

4、共情,先别追问过多细节。

不要一味安慰孩子不要和同学计较,这可能让孩子误以为遭受欺凌是因为自身的问题,让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与自责。对孩子表达共情,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号:他所描述的事情并不是成长过程中的“常态”,你对于他所遭受的对待非常痛心。

5、接纳,父母绝不抛弃你。

孩子遭受欺凌后容易出现极端情绪,如对于人际关系异常抗拒,不愿意上学等,这个时候家长要宽容对待,因为孩子可能处于应激状态,不要对他产生二度伤害。

6、安抚,先平复孩子的情绪。

孩子在极度没有安全感时更看重别人的关心,越早把情绪处理好,对孩子的伤害和日后的影响才能越小,这比起解决事情本身更重要。

7、感谢,你肯将事情讲出来,很勇敢。

告诉孩子很感谢他有勇气告诉你这件事,同时向他说明,只有他愿意谈到这个事情,爸妈才有机会可以帮助他。比较有效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我知道你需要很大勇气告诉我这些,尽管这么艰难,你却依然愿意告诉我,谢谢你的信任。

03.

发生校园欺凌,学校该怎么做?

1、救助为主: 对于校园欺凌受害者,校方应立即组织医疗救助、心理干预、司法协助等。

<>2、适度惩戒:> 对校园欺凌的加害者,校方一定要通报其家长,给予严肃批评教育,绝不姑息,总体原则是确保教育挽救的宗旨,在法律的范围之内予以适当惩处。

3、快速反应: 学校要及时关注学生动态,立刻开展救助工作,合理处置欺凌事件。

<>4、低调弥补:> 在处置过程中,校方要从受害人角度出发,多关注受害孩子、家长的利益,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客观回应社会关切。

预防“校园欺凌”,应做到“三不”

不做受害者

(1)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

(2)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者学校附近巷子等校园欺凌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3)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4)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

不做欺凌者

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1)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2)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3)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

(4)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

部分与校园欺凌有关的法律

《中华人民**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靠前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中华人民**国民法典》

靠前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九百九十一条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

部分针对反校园欺凌的指导文件

1.《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

2021年1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要求通过深入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集中查处通报一批情节恶劣、社会影响大的恶性事件,指导各地进一步摸排工作死角,织牢联动网络,健全长效机制,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2.《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2016年11月1日,教育部等九部门(综治办、高级人民**、*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共青**、全国妇联)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各地要建立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及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学生遭受欺凌和暴力,学校和家长要及时相互通知,对严重的欺凌和暴力事件,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迅速联络公安机关介入处置。

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特别是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

3.《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

2016年11月30日,为落实*中*、*务*关于保障学校安全的总体要求,推动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务*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强调重点检查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中小学对防溺水、交通事故、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涉校涉生违法犯罪和心理、行为咨询与矫治等重点问题的预防与应对情况。

抵制校园欺凌

让每个孩子都沐浴在法治的阳光下

告诉孩子们

既不要做施暴者,也不要做受害者

让我们共同努力

对校园欺凌说不!

愿所有青春都能被温暖对待!

来源:甘肃省教育厅

目录

1.哪些行为是校园欺凌?如何拒绝网暴?这堂课讲清楚了

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如何正确使用网络拒绝网暴?6月19日,重庆**小公民法律课堂宣讲团走进重庆南开(融侨)中学,来自重庆市高级人民**等**的法官们用普法讲座、现场演练、沉浸体验等方式,开展“天平护未”行动,把预防校园欺凌、警惕网络暴力等法律知识送到同学们手中,引导同学们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普法讲座:

取绰号也是校园欺凌

“人民**的职能是什么?”法官何骏以“原来**是这样的”为题,为同学们开启了普法讲座。他围绕人民**的性质、职能以及**审判权如何运行等进行了讲解,让同学们对**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中学生如何做到知法守法?司法警察陈亮以“校园行为规范”为主题,和同学们谈起了备受关注的校园欺凌问题。

“校园欺凌是什么?大家有没有从新闻、网络上看到过关于校园欺凌的事件?”“我认为校园欺凌应该是指一种暴力事件,或者说是一种冷暴力。” “校园欺凌就是校园里面一种不良小团体。”……

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回答,陈亮告诉同学们,校园欺凌靠前个表现就是对人的身体的一种伤害行为,第二是一种财产破坏行为,第三是对精神的伤害行为。

“比如说我小时候,长得比较瘦,就有同学给我起了一个绰号,但是我不喜欢我很压抑,这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伤害。”陈亮说,如果说对于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同学来说,或者绰号本身带有一定侮辱性质让人特别难受,从这个方面来看的话,它应该就是属于一种校园欺凌行为。

知道了校园欺凌是什么、它的危害,同学们该如何来应对?现场,他还邀请同学上台参与演练,亲身示范遭遇校园欺凌事件如何快速解脱,让同学们直观而又深刻的认识到校园欺凌,遇见或遭受校园欺凌时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帮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随后,法官助理闫帅锋以“青少年网络行为合法性要求”为主题,结合同学们用网习惯,结合当下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乱象与同学们开展互动交流,教育引导同学们规范合法适度使用网络、理性客观对待网络,防止沉迷网络、泄露个人信息等情况发生。

沉浸 体验:

模拟 法庭上的忏悔

“现在开庭,传被告人张小帅到庭。”课堂上,随着法官敲响了法槌,宣讲团队成员组成合议庭,分别扮演审判长、审判员等角色,将一起未成年人盗窃和贩卖毒品真实案例作为庭审素材,生动再现案件审理全过程,让同学们在沉浸式的教育引导和近距离观摩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法治课结束以后,同学们还进行了法官、法警等角色体验,一起参观了车载便民法庭,体验重庆**在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中的数字探索和数字智慧。

听完了这堂法治课后,初一5班的刘雨辰表示,自己学会了很多法律知识,了解了校园暴力的实质以及如何去应对。

重庆南开(融侨)中学校长陈荣表示,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公众号、宣传栏等各种宣传方式,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宣传氛围;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班会课、南开讲坛、法治进校园等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及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本次活动,对于提高学校依法治校水平,优化学生健康成长环境,培育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活动由重庆市高级人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重庆市南岸区人民**、重庆市梁平区人民**联合重庆南开(融侨)中学校举办。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摄影记者 刘力

编辑:李周芳

责编:蒋艳

审核:张松涛

2.防校园欺凌指导手册

学会与人交往

是人生中的重要课程

青少年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

他们的身心状况变化

保护“少年的你”,

这些我们都要了解!

以下行为都属于校园欺凌

学生之间,在年龄、身体或者人数上占优势的一方蓄意或者恶意对另一方实施下述行为,或者以其他方式欺压、侮辱另一方,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害或者精神损失的,可以认定为构成欺凌。

1、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身体或者恐吓威胁的行为。

2、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

3、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

4、恶意排斥、恐吓、威胁、逼迫、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

5、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

出现这些情况孩子可能正遭受欺凌

No.1

突然不愿上学

原本并不排斥学校的孩子突然表现出不愿上学的倾向,可能是学校里出现了一些令孩子烦恼,不愿面对和处理的事情。

No.2

无端情绪变化

孩子放学回家闷闷不乐,有厌学的念头,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阴晴不定,可能是学校有什么事情影响着他。

No.3

抱怨有同学针对他

这是孩子寻求帮助的信号。家长可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教孩子试着缓解这种情况,并在一定时间内加以询问,或者把同学请到家里来玩,不经意地聊聊天。

No.4

身上出现伤痕

孩子放学回家全身脏兮兮,身上还有伤痕,一看就是打斗造成的,但孩子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伤到的。千万不能忽视。

No.5

行为异常

如果孩子情绪特别不稳定,一点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应,如特别粘人、拒绝去学校、非常胆小怕人甚至有自我伤害倾向等,建议家长去学校了解情况。

No.6

睡眠出现问题

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校园欺凌的表现之一。

发生校园欺凌我们应该怎么做

01.

孩子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

1、保持镇定。

2、求救,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远是靠前位的。可以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但是不要去激怒对方。

4、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5、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都要告诉家长,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02.

当孩子遭遇欺凌,家长该怎么做?

1、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

有些家长平时要求孩子一味顺从,打压孩子的自尊,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在学校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如果事态超出孩子的应对能力,家长应采取行动,与学校和老师进行沟通。

2、鼓励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

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的人际关系能力,这对校园欺凌的影响能产生缓冲作用。

3、冷静,最重要的是孩子。

当孩子讲述欺凌发生的情形时,请保持冷静,很好地倾听并作出回应,让孩子知道这个情况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父母都会站在他这一边,支持他。

4、共情,先别追问过多细节。

不要一味安慰孩子不要和同学计较,这可能让孩子误以为遭受欺凌是因为自身的问题,让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与自责。对孩子表达共情,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号:他所描述的事情并不是成长过程中的“常态”,你对于他所遭受的对待非常痛心。

5、接纳,父母绝不抛弃你。

孩子遭受欺凌后容易出现极端情绪,如对于人际关系异常抗拒,不愿意上学等,这个时候家长要宽容对待,因为孩子可能处于应激状态,不要对他产生二度伤害。

6、安抚,先平复孩子的情绪。

孩子在极度没有安全感时更看重别人的关心,越早把情绪处理好,对孩子的伤害和日后的影响才能越小,这比起解决事情本身更重要。

7、感谢,你肯将事情讲出来,很勇敢。

告诉孩子很感谢他有勇气告诉你这件事,同时向他说明,只有他愿意谈到这个事情,爸妈才有机会可以帮助他。比较有效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我知道你需要很大勇气告诉我这些,尽管这么艰难,你却依然愿意告诉我,谢谢你的信任。

03.

发生校园欺凌,学校该怎么做?

1、救助为主: 对于校园欺凌受害者,校方应立即组织医疗救助、心理干预、司法协助等。

<>2、适度惩戒:> 对校园欺凌的加害者,校方一定要通报其家长,给予严肃批评教育,绝不姑息,总体原则是确保教育挽救的宗旨,在法律的范围之内予以适当惩处。

3、快速反应: 学校要及时关注学生动态,立刻开展救助工作,合理处置欺凌事件。

<>4、低调弥补:> 在处置过程中,校方要从受害人角度出发,多关注受害孩子、家长的利益,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客观回应社会关切。

预防“校园欺凌”,应做到“三不”

不做受害者

(1)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

(2)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者学校附近巷子等校园欺凌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3)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4)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

不做欺凌者

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1)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2)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3)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

(4)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

部分与校园欺凌有关的法律

《中华人民**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靠前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中华人民**国民法典》

靠前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九百九十一条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

部分针对反校园欺凌的指导文件

1.《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

2021年1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要求通过深入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集中查处通报一批情节恶劣、社会影响大的恶性事件,指导各地进一步摸排工作死角,织牢联动网络,健全长效机制,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2.《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2016年11月1日,教育部等九部门(综治办、高级人民**、*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共青**、全国妇联)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各地要建立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及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学生遭受欺凌和暴力,学校和家长要及时相互通知,对严重的欺凌和暴力事件,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迅速联络公安机关介入处置。

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特别是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

3.《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

2016年11月30日,为落实*中*、*务*关于保障学校安全的总体要求,推动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务*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强调重点检查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中小学对防溺水、交通事故、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涉校涉生违法犯罪和心理、行为咨询与矫治等重点问题的预防与应对情况。

抵制校园欺凌

让每个孩子

都沐浴在法治的阳光下

告诉孩子们

既不要做施暴者

也不要做受害者

让我们共同努力

对校园欺凌说不!

以上就是防校园欺凌内容有哪些方面?的详细内容,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更多请关注倾诉星球其它相关文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sxq.cn/sbzt/8jU660BB.html

相关推荐

  • 有个外国电影叫什么幸福?经典英国电影中的幸福主题

    有个外国电影叫什么幸福?经典英国电影中的幸福主题

    浏览:18982023-11-05

    在许多英国电影中,幸福主题常常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尽管幸福的定义可能因人而异。让我们深入探讨英国电影中幸福的不同呈现方式以及它们背后的意义。 幸福的多重定义

  • f1为什么没有女车手?

    f1为什么没有女车手?

    浏览:20552023-11-05

    以下将从生理差异、技术和策略、社会文化以及缺乏榜样和支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生理差异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男性在体力和耐力方面通常比女性更具优势,这使得他们

  • 学生会活动策划方案(表彰届学生会成员)

    学生会活动策划方案(表彰届学生会成员)

    浏览:18892023-11-05

    ②英雄救美道具:钥匙十把,链锁五条,椅子五张要求:每组一个男生,五个女生规则:五位女生坐在椅子上,并用链锁锁住,在起点处男生有十把钥匙,每次只能拿一把去救女生,而且救女生

  • 逾期原因分析(逾期科普)

    逾期原因分析(逾期科普)

    浏览:18412023-11-05

    然而,随着经济压力的增加和个人理财能力的不足,一些借款人开始出现逾期还款的情况。本文将探讨京东金条逾期5万的背景、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 红领巾奖章个人优秀事迹(每一如既往的以红领巾奖章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红领巾奖章个人优秀事迹(每一如既往的以红领巾奖章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浏览:17702023-11-05

    在向阳小学生活的五年中,我总是以灿烂的笑脸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友好的态度帮助每一位同学,用真挚的情感尊敬每一位老师,正因为这样我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和同学们的

  • 开放大学未能保护教师免受骚扰

    开放大学未能保护教师免受骚扰

    浏览:7982023-11-05

    在向报纸发表了多封公开信后,犯罪学教授乔·菲尼克斯被比作一个观点“有问题、可怕”的“种族主义大叔”。 然而,一项裁决发现,开放大学未能保护她免受同事和跨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