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清华刘嘉|ChatGPT意味着第二次认知革命的到来

时间:2023-10-13 08:29:05投稿:泡芙味的饼干哟
 

对话清华刘嘉|ChatGPT意味着第二次认知革命的到来

“我们每个人对未来的预测都可能是荒谬的、可笑的,未来可能并不是你所说的样子。但是,只有越来越多的人一起加入共同讨论,一起打开脑洞、一起奇思妙想,甚至一起胡说八道的时候,或许我们才可...,接下来具体说说

前言

电视剧《漫长的季节》里有这样几句诗:“ 打个响指吧,他说/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 ”。

对话清华刘嘉|ChatGPT意味着第二次认知革命的到来 刘嘉老师说,用这段诗来形容当下人类面对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通用人工智能”)的状态,再合适不过。

“我们每个人对未来的预测都可能是荒谬的、可笑的,未来可能并不是你所说的样子。但是,只有越来越多的人一起加入共同讨论,一起打开脑洞、一起奇思妙想,甚至一起胡说八道的时候,或许我们才可以真的改变未来,一起引领人类走向一个更好的未来。”

9月底,我们在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拜访了刘嘉教授。这次交流中,刘嘉老师基于其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多年的研究积淀,畅谈了当下由ChatGPT引领的AGI的未来发展及对人类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诸多基于其研究领域而引申出的“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令我们深受启发。

谈到AGI领域的未来发展,刘嘉老师说,一方面,AI agent即大模型的具身化、具身智能正在加速发展;另一方面,包括他在内的脑科学家和认知科学家们,已经开始激烈地讨论AGI未来可能产生的意识问题了。

在刘老师看来,人的一生中,极少有机会亲身经历一场引领时代变革的范式转变。而此刻,我们正站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节点。尽管我们亦须承认,这样的变革伴随着诸多风险。例如失业问题以及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并掌握新工具等。

然而,只需换个角度,就会发现这个崭新的世界正为我们展示无尽的可能性。GPT技术正在助力我们摆脱枯燥乏味的重复性和知识性工作,让我们投身于更具创造力和价值的事业,让我们的时间变得更具意义。或许,这才是人类真正价值的彰显。

“我们的现在是过去的未来,因为过去的选择决定了现在的结果。然而,我们的现在并非未来的过去,因为未来充满未知,此时此刻的选择正在塑造我们的未来样貌。”

面对未来,唯有畅想。我们将此次与刘嘉老师对话交流的核心观点记录下来,与腾讯研究院的读者们共飨。

让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一起迎接和拥抱未来。

对话嘉宾:

刘嘉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长期从事心理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心理学系主任、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访谈者(以下简称T):

牛福莲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王 强 腾讯研究院前沿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AGI:点燃第二次认知**的火花 ‍‍‍‍‍‍‍‍‍‍‍‍‍‍

T: 作为一名脑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学者,您怎么看待这次由ChatGPT引发的AGI发展及对人类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

刘嘉: 在去年11月30日OpenAI发布ChatGPT之前,大多数人谈论AI时,虽然觉得它神奇,但往往仅从猎奇的角度看待。

然而,自ChatGPT问世以来,我认为每个人都有必要关注并了解它的发展和变化。

未来通用人工智能 (AGI) 将像水电一样重要,不仅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还可能直接影响我们每个人的未来 ,例如技能掌握、孩子培养和人类发展方向等,这些问题具有深远意义。

在我看来,这或许意味着第二次认知**的来临。

为什么称之为第二次认知**呢? 我们先来看靠前次认知**是如何发生的。

大约在7万到10万年前,那时智人和尼安德特人这两个人类物种共同生活在地球上。

尽管尼安德特人在身高和力量上优于我们,但最终还是被智人所取代。

我们的祖先智人是如何战胜尼安德特人的呢?大家推测在7万到10万年前,发生了靠前次认知**,表现为人类制造的工具石器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和多样性。

在此之前,从最早的直立人到尼安德特人,他们制作的石器都是相似的,只是越来越精细、巧妙。

但在靠前次认知**时期,人类的石器制作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再仅仅是制作斧头、长矛等简单工具,而是开始出现了项链等饰品,以及在石头和骨头上雕刻各种图案。

回顾过去,我们发现在那个时代,人类逐渐产生了一种我们今天称之为规则化思考的方式,简而言之,就是“如果……并且……那么……”(if……and……then)的逻辑。例如,人们发现在物体上打孔后,可以用绳子将其穿起来。这种基于规则的思考方式为人类带来了无尽的创造力,如在布上打孔并用棍子穿过,就制成帆船等。从此,人类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释放,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强大的逻辑——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在一个推理基石的基础上,应用此逻辑产生新的发明和创造。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这个概念,称为靠前性原理。

孔子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意味着只要从根本出发,就能产生万事万物。

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人类开始进行大量的发明创造,不再局限于制作长矛等简单工具,而是涌现出各种发明创造。

最终,智人战胜了尼安德特人,确立了现代人的地位。

也从此,地球上的智人真正地主宰了这个星球。

这个过程被称为靠前次认知**,其重要性远超过蒸汽机和电器等发明。

如今,关于第二次认知**的定义引发了广泛讨论,例如原子弹的发明是否属于第二次认知**?但我认为,只有AGI的出现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第二次认知**,因为它将催生一个全新的物种,这与过去35亿年的生物进化截然不同。这种新物种才真正配得上第二次认知**的称号。 靠前次认知**见证了智人成为地球的主宰,而第二次认知**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智能物种可能诞生,与人类并肩存在。

尽管当前的ChatGPT尚未达到通用人工智能的水平,但它已经点燃了通用人工智能之路的火花。火花通常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可能引发燎原之火;二是在黑暗中照亮希望。 然而,许多人低估了ChatGPT的价值,仅从商业角度看待它,认为它不过是一个堪比iPhone时刻的发明。我认为它的价值远超这些表面评价,ChatGPT正是第二次认知**的开始。

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发现生物在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中不断演化,而猴子到人类仅用了300万年。

在这300万年间,自然界一直在“努力寻找”方向,当找到直立行走这个方向后,人类大脑的体积加速进化,在短短300万年里增加了三倍,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速度。

而这都得益于找准了方向,即大脑稍有增大就会带来很大优势。

<>同样,AGI也在寻找方向,一旦找准方向,它将进入一个加速进化的过程。

尽管我们还未见证AGI的诞生,但只要有了这个火花,剩下的过程就只是一个工程性的问题。

>

大脑与AGI模型:

涌现的相似性与差异 ‍‍‍‍‍

T: 大脑的智能本质与AGI大模型的机器认知智能,两者的相似和区别之处是什么?

刘嘉: 当我们的大脑体积增大时,会出现一种难以解释的现象,称为“涌现”。

这与构建大模型时发现的现象类似:当模型较小时,几乎没有功能,但当模型变大时,某些功能就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

好比高个子不一定能打好篮球,但教练通常会选择高个子。

这也意味着,大型模型并不一定产生智能,但要研究智能,就必须有大型模型,这是一个必要条件。

人类大脑在逐渐扩大的过程中,许多功能也自然而然地出现,例如模仿和学习。

比如张三发明了“生火”,火对生活很重要,其他人也想学习,但问题是,不一定能学会。

大量研究表明,当大脑体积增大后,我们的模仿能力或学习能力会变强。

这样,我们就能从张三那里学会生火,使部落受益。

同样,我们也能学习其他新技术。

因此, 从科学角度来看,是模仿创造了人类,而非劳动。

有大量研究表明,大脑体积越大的人,模仿能力却强;而模仿能力强的人更容易找到伴侣,进而更容易将基因传递下去。

在对原始部落的考察中也发现,模仿能力强或学习能力强的人有更大的机会获得繁衍后代的机会。

因此,大脑越大的人越能延续下去。

在过去的300万年里,大脑逐渐变大,原因就在此。

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神经网络时,发现它们也是如此。

从一开始,人们就在尝试各种方法,如强化学习、监督学习等,但这些概念都是相互交织的。

OpenAI前几年很重要的精力是在做一件事:让模型变得更大。

然后出现了Transformer架构,使大模型变得更高效。

但本质上,智能的本质可能只是一个字:大。

就像只有当大脑足够大时,我们才能谈论智能。

所以“大”是前提。

人比猴子聪明,猴子比老鼠聪明,原因很简单:大脑足够大。

当然,这并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

有些生物的大脑绝对体积比人类更大,如大象和鲸鱼,但这并不能保证它们一定有智能。

例如,我们将一个刚出生的孩子送回到3000年或5000年前,他不会比当地人更聪明,因为大脑结构是相同的。

但是,如果我们成年人回到5000年前,我们会成为他们的精神领袖,因为我们拥有知识。

所以,智能的发展是知识与大脑互动的结果,仅仅拥有大脑而没有知识是不够的。

因此,我们需要用文明和知识去调教大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人类智能的进化可以看作是大脑逐渐变大和知识积累的互动。 一方面,大脑有机会变得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大脑变大后,它能够产生知识,而知识又能积累,进而反作用于大脑,使大脑更适合于这些知识,并能更好地保留这些知识。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人工智能。没有足够好足够多的语料,再大的模型也没有意义。>没有互联网汇集大量数据,现在的智能也不可能实现。因此,产生大模型和等现象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前期积累的算力和数据已经准备就绪,只需要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其他公司也会实现类似的成果,因为时机已经成熟。>

历史看似漫长,但站在35亿年的尺度上,任何事情都不过是瞬间的事。同样,对于AGI的发展来说,现在还可能只是一个起点、一个火花,但站在文明史的角度, 实现AGI可能只是一个响指般的瞬间,因为它的前面已经没有任何阻碍了。

现在许多人呼吁停止训练更大的模型。 一些科学家或许已经看到了大模型的潜在强大能力,而这种强大潜力可能就是——智能意识的涌现。

机器意识的产生

和超越人类的可能性

T: 机器会像人类一样产生意识吗?它可能在哪些方面超越人类?

刘嘉: 意识问题是人类的核心难题之一,它定义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尽管我们不清楚意识如何产生,但从进化角度来看,大约4万年前的人类开始出现大规模埋葬现象,这意味着人类已经意识到身体与灵魂的区别,并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关于意识的产生,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是外星人干预,但这种观点并不可靠,因为我们无法解释外星人的意识来源。

另一种可能性是,当一个模型足够大时,意识自然产生。

意识可能是大脑神经元集体活动的产物。

信息整合理论(IIT)认为,全体神经元激活所产生的信息要大于单个神经元所产生的信息之和。

因此, 当一个大模型足够大时,意识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这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因为与核弹不同,意识可能使未来的人工智能拥有自我保护意识,使其不受人类控制。

为了解决人工智能无法行动的问题,下一步的研究热点将是实现人工智能的具身化。人类的感知和认知是有限的,而人工智能可以拥有更多的感知器官因此能观察到更广阔的世界。这将使人工智能所看到的世界与人类完全不同。 例如,人类潜水爱好者只能下潜到水下100多米,而无法体验到1000米深水下的感觉。然而,借助传感器等,人工智能可以毫无压力地直接感受这种体验。

现在,AI的发展依赖于人类的知识和人本,我们可以给它一个有限的认知边界。但是,一旦AI有了agent (人工智能代理) ,它可能就不再受到这些边界的限制。 它可以更高效的方式获取各种知识,并且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远远大于人类,从而形成一个自学习、自反馈和自优化的进化正循环。从这个角度看,AI智能超越人类轻而易举。

AI时代的人类命运:

认知**与文明演化的新篇章‍‍‍

T: 面对如此强大的人工智能,人类有没有可能被AI毁灭?

刘嘉: 我觉得可以从两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首先,如果你看到一只蚂蚁,你会踩它吗?我想大多数人不会。同样,未来在AI面前,我们可能连蚂蚁都不如。现在我们还能看到许多人机大战的电影,他们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人类和机器还能展开较量,实力有的一拼。

AI相较于人类天然具有四大优势:靠前,无限算力。

人类大脑的体积有上限,无论再经过多少年的进化,也不会再增大。

因为身体只能支撑这么大的大脑,大脑已经是身体能量消耗的最大器官。

第二,无限存储。

人类的大脑会有一个知识存储的极限,并不存在“大脑还未被完全开发”一说,而计算机不存在这个问题。

第三,无限寿命。

人类的天才,如爱因斯坦,一旦去世,文明就会中断。

而计算机可以随时更换损坏的部件,使知识得以延续。

第四,对知识有无限可能。

计算机能学习比人类更复杂、更高维的知识。

综合这几点,人类与AI相比毫无胜算。 未来可能不再是人类与AI的对抗,而是AI迅速超越人类。一旦超越,人类的命运将不再是AI的关注点,就像我们不会每天与蚂蚁较劲一样。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未来的人机大战并不可能发生。 实际上,我们可以将自己融入到计算机和未来的AI中,例如将我们的记忆、性格和意识情感上传到AI中,这样我们就能在AI中实现永生。未来,一台机器就可能容纳数百万人。

这其实涉及到一个很本质的问题,即什么才是我们这个人。 例如,当一个人患上老年痴呆症时,他还是他自己吗?这就是著名的“忒修斯之船”难题 ,一个古罗马哲学家讲述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一艘船随着时间的推移,船上的每一个部分都被替换掉了,那么这艘船还是原来的船吗?

从人类进化的过程来看,我们也在不断地变化,例如我们的皮肤细胞大约每周会更新一次。那么,我们还是我们自己吗?这就是所谓的认知同一性,只要我们认为我们是我们自己,那么一切都没问题。

当一个人患上精神分裂症时,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已经死去,因为他的“认知同一性”已经断裂。同样地,当一个人患上老年痴呆症,所有的记忆和情感都消失时,从认知同一性的角度来看,他也已经死去。

因此,只要我们的认知同一性得以保留,我们在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在肉体中还是在机器中。如果我们能够借助AI,人类将能够得到极大的拓展。我们的肉体实际上是我们思想的最大束缚,因为它会死去,而且我们的智力受到基因的限制。

站在文明的角度来看,人类只是文明发展中的一个过客。

因此,如果我们一直将AI限制在人类框架内来理解文明,那么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文明的演化。

从人类与猴子开始分化进化至今经历了约300万年,我们直系祖先的历史仅有约20万年,相比之下,恐龙在地球上生活的时间要比我们人类长得多。

想象一下,如果人类真的能一直活到宇宙的尽头,那将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我们的算力有限,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甚至是一种弱智的生物。

因此, 有了AI之后,我们才能真正开始谈论文明的演化。

借助AI,我们甚至可以飞到数千上万光年之外的地方,这是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

一旦进入这种状态,时间和空间将不再是我们理解宇宙奥秘的束缚。

当我们谈论AI时,我们不能仅仅把它看作是一种节能增效的工具,而应该把它看作是文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虽然AI在商业领域有很多应用,但相对于AI的出现,这些应用实际上并不算什么。就像发明了电、电灯、电话和蒸汽机一样,这些发明确实对人类有很大帮助,但在AGI面前,这些可能都算不上什么。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AI对人类文明是有益的。

当我们谈论灭绝时,实际上我们是在讨论人类文明的灭绝。

比如,从历史角度来看,厌氧细菌和恐龙文明已经灭绝。

但是,他们所创造的文明实际上在我们人类身上得以延续。

当我们说恐龙文明灭绝时,实际上文明本身并没有消失,而只是载体发生了变化。

假设将文明比作人,将载体比作汽车,那么当汽车损坏并更换时,我们并不会感到悲伤。

借助新的载体,我们可以走得更远、更环保、更安全。

<>因此,AGI的出现将会是人类认知**的又一次飞跃,它将会彻底改变我们对于自身和宇宙的认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自身的局限性和渺小性。>而且AGI的出现也将会带来无限的可能性和机遇,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探索和利用宇宙的资源和能量,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GPT助力教育变革:

重塑考试制度与培养创新人才

T: 最后回到一个大家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关于教育。您也是一名大学老师,怎么看待GPT对未来教育模式的影响及应对?

<>刘嘉:>尽管互联网教育提高了效率,但它并未改变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核心应包括因材施教、辩论求真以及激发学生的自驱力和好奇心。随着GPT技术的发展,实现这些目标变得更加可行。GPT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帮助他们通过辩论产生真理,激发自驱力和审辩性思维。<>因此,未来教育将不再过分强调知识性。>

GPT的出现将对高考制度产生重大影响,或推动倒逼式改*。 中国高考制度的两大特点是回溯性考试和知识性考试。随着GPT的出现,知识性变得不再重要,因为知识可以随时查阅。考试的重点也应从培养知识型工人转向培养创新型人才,并预测孩子未来能力以及适合的专业。

学生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强调以辩求真,而非死记硬背。创造性思维则要求宽容、好奇心和独特的思路。 GPT的出现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范式变革,这股潮流是无法阻挡的,就像火车和汽车最终取代马车一样。

<>人类的主观意志在自然法则面前显得非常脆弱。正如一句名言所说:“你可以违反法律,但不能违反物理法则。”><>(you can defy the law, but you defy the law of )><>实际上,GPT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自然法则的体现。它也必将促使我们的教育进行改*,这只是时间问题。>

以上就是对话清华刘嘉|ChatGPT意味着第二次认知革命的到来的详细内容,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更多请关注倾诉星球其它相关文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sxq.cn/xzys/bqUk770B.html

相关推荐

  • 绑定姻缘是真的假的(算命说正缘真的假的)

    绑定姻缘是真的假的(算命说正缘真的假的)

    浏览:19742023-10-13

    在这个世界上,最不能放弃的,只有自己啊。亲爱的,我们都要好好的,只想过好这一生。手系红线另外也可以表明自己正待嫁求偶,有表示“未婚女”的意思。据古籍《浮生六记》

  • 八字算命婚姻运势()免费算男女八字合婚)

    八字算命婚姻运势()免费算男女八字合婚)

    浏览:8392023-10-13

    在大运流年中婚姻宫被合,未婚就是婚恋信息,已婚者就是另一半易有外遇的信息。合婚注意事项八字合婚不仅仅是看男女的八字中所带的五行相生相克情况,更应该看双方的用

  • 处女座今日搭配衣服运势(处女座和金牛座间的星座匹配得分达到100分)

    处女座今日搭配衣服运势(处女座和金牛座间的星座匹配得分达到100分)

    浏览:8632023-10-13

    在星座配对当中,*女座男生和金牛座女生在一起了之后,两个人的配对情况是很合适的一对吗?会有怎样的爱情火花冒出来呢?1.星座匹配可行吗*女座和金牛座间的星座匹配得分

  • 闹闹女巫店白羊座今日运势

    闹闹女巫店白羊座今日运势

    浏览:8572023-10-13

    对一段感情较好的态度就是认真和珍惜。当属马的白羊座和属虎的天蝎座人在一起了之后,这两个人的爱情配对是合适的吗?感情发展趋势如何?1.属马和属虎配吗属马和属虎的

  • 属鸡2024婚姻状况(属鸡2024有正桃花运没)

    属鸡2024婚姻状况(属鸡2024有正桃花运没)

    浏览:7272023-10-13

    运势分析:2024年是属鸡人的本命年,通常本命年会带来一些挑战和变动,但整体运势平稳。属鸡的人:2024年对属鸡的人来说是事业和家庭发展的好年份,适合进行重大的生活决策

  • 属鸡白羊座今日运势女

    属鸡白羊座今日运势女

    浏览:7292023-10-13

    结合属相和星座配对的相关知识,可以来探究属蛇白羊和属鸡双鱼是否合适。彼此对待感情的态度如何?一个低调,一个张扬,所以这两个人之间会有什么爱情产生呢?1.蛇和鸡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