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率生育率双双暴跌(2023年结婚率和生育率)

时间:2023-08-29 08:23:28投稿:聂安琪
 

关于结婚率生育率双双暴跌很多人还不了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出生率、结婚人数为何连年下跌。 出生率、结婚人数为何连年下跌1 近日,“人口出生率首次跌破1%”登上热搜。 根据国家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3》,2023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接下来具体说说2023年结婚率和生育率

出生率、结婚人数为何连年下跌

出生率、结婚人数为何连年下跌,我国结婚人数持续减少,单身群体日益扩大。婚姻是繁衍的前提,而后代则是保证国家健康发展的根基。出生率、结婚人数为何连年下跌。

出生率、结婚人数为何连年下跌1

结婚率生育率双双暴跌(2023年结婚率和生育率) 近日,“人口出生率首次跌破1%”登上热搜。

根据国家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3》,2023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首次呈现为个位数,创下了1978来的新低。同期,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仅为1.45‰,也创下197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此外,统计年鉴还显示,结婚登记人数已连续7年下降,2023年创17年来新低。在离婚数据方面,2023年共有433.9万对人离婚,较2023年减少了3616万对。离婚率则是罕见回落,止住了多年来的上升趋势,降至3.09%。

出生率低、结婚人数下降的原因是什么?男女比例失衡与低生育率有直接的关系吗?婚姻制度是否发生了新变化?11月25日,时代财经就上述问题专访了人口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卫。

陈卫指出,教育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加速增长和快速的城镇化都会显著促进结婚率、出生率的下降。“全世界范围初婚年龄都在推迟,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

对于结婚率、出生率下降的影响,陈卫表示,这会进一步加重少子老龄化。在陈卫看来,与结婚率下降相伴随的是未婚同居人数不断增长,与出生率下降相伴随的是人工流产率的居高不下。

陈卫进一步解释道,在西方婚姻与生育之间是弱关系,而在中国则是强关系。西方国家同居,即非婚生育成为整体生育的重要、甚至主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是源于对非婚同居和婚外生育给予承认和保护,并尝试像法律婚姻一样将其制度化。他建议中国也可考虑将稳定的同居关系或事实婚姻给予法律保护,以利于生儿育女。

出生率、结婚人数为何连年下跌2

我国结婚人数持续减少,单身群体日益扩大。

《中国统计年鉴2023》显示,2023年,结婚登记人数共计814.33万对,较2023年减少了113万对。这也是自2013年达到1346.93万对后,连续7年下降;这也创下自2003年(811.4万对)以来近17年的新低。相比2013年的*高峰,2023年结婚人数下降了39.5%,接近四成。

结婚登记数据包括初婚人数和再婚人数,相比再婚人数,初婚人数与出生人口的关系更为密切。2013年也是初婚人数的*高峰,达到2385.96万人。而到2023年,初婚人数为1228.6万人,7年下降48.5%,接近一半。比结婚对数降幅多了9个百分点。

为何初婚人数降幅这么大?适婚年龄人口下降是一个因素,但并非全部。1986~1990年这5年出生人口都超过了2300万,尤其是1987年更是创下自1972年后人口出生的*高峰——2508万人,1988年有2445万人。此外,1985年也接近2200万人。这部分群体进入25、26岁的结婚阶段时,对应的主要是2010年到2023年的初婚群体。

从2009年到2023年,我国初婚人数均超过2100万人,其中,2010年到年这5年都超过2200万人,2013年创下了2385.96万人的*高峰,对应的恰恰是1987年这一人口出生高峰。

进入上世纪90年代,虽然年出生人口不断走低,但一直到1997年,我国年出生人口都超过2000万。1994年出生人口比1987年下降16.4%,但降幅远小于从2013到2023初婚人数的降幅。这说明,当前进入适婚年龄的“90后”群体,未婚比例很高。

因此,初婚人数下降近半,除了适婚人群总量减少外,还有其他更突出的原因。

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教授对靠前财经分析,“90后”一代独生子女多,即使出生在农村的也有不少是独生子女。这一代人受教育年限越来越长。即使到了法定的男22、女20的结婚年龄,不少人还是学生身份。没有上大学的农村青年,大部分人也外出打工谋生,这种状态也影响了婚育。

比如,很多人硕士毕业一般都25、26岁了,工作几年就接近30岁了。此外,大城市化、经济压力以及婚恋观念变化,也使得结婚年龄不断推迟,晚婚甚至不婚的人越来越多。

董玉整分析,城镇化快速提升,会影响人们的婚育观念和行为。近十年来,人口加速向大城市、中心城市转移,住房、交通、消费等压力大,对人们的恋爱结婚都会有实际影响。

尤其从个体来看,“90后”生活条件更优越,接受教育时间更长,生活方式更多样。他们对自己未来构想的自主性,相对于父母辈会显得更加强烈。婚育年龄延迟拉长,个体之间也会相互影响。

“甚至还有人认为结婚生子在客观上、现实上会影响事业发展和生活品位,推迟结婚生育便成了一个现实的决策。总之,适婚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还处于未婚状态,其比例还有上升的趋势。”董玉整说。

出生率、结婚人数为何连年下跌3

最近,国家在《中国统计年鉴2023》中公布了关于我国2023年的婚姻登记情况,其主要信息来自于国内民政系统以及国家医疗保障系统。

我国国内婚姻登记率连续走低这件事,从身边越来越多适龄青年未婚就可以看出。在中国沿袭千百年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习俗,在世俗面前,正在走向边缘。

官方数据显示,自2023年起,官方统计的结婚登记人数共计814.33万对,较2023年减少了113万对。这次自2013年1346.93万对后,连续7年结婚率下跌。而且这个数字也创下了自2003年811.4万对以后的17年历史新低。

为什么大家对于结婚这件事,不感兴趣了?

自人类诞生至今,历史车轮的前进一直伴随的就是两个主线任务“生下来”和“活下去”。

婚姻是繁衍的前提,而后代则是保证国家健康发展的根基。之前我们常说“有国才有家”,但却忽略了家庭这个个体单元才是组成国家机器的零件,家庭如若崩溃,那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而抛出所有外因背后,结婚率走低的必然结果就是出生率的降低,而随之高涨的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中国的人口增长已经拉响了警报。

在前不久对于90后的收入调研也反馈,不少90后在适婚年龄都是“负债生活”的,自己都难以养活,更何况是2个人,甚至3个人。

而导致90后负债的最大根源就在于“房价”,所以之前有人说“房价是较好的避孕药和拆婚药”。

在水涨船高的结婚成本面前,即使看似坚不可摧的'爱情,在现实面前也脆弱了。结婚前,双方老人见面,有多少因为彩礼和房子的事情拆散了鸳鸯。

先说彩礼,虽说国家现在出台了政策,对于“天价彩礼”的势头有所遏制,但部分地区的彩礼还是几万到十几万不等,再加上酒席等一系列费用,这就是一笔不少的开支。

但是,对于房价来说,这些付出又是杯水车薪。就目前各个城市的房价来看,百平米的房子就要几十万上百万,而且在农村结婚,女方也要求在城市有房,有的甚至会要求在房产证上署上双方的姓名,这人人都往城市跑,房价自然就是水涨船高。

所以,结一次婚,可能是耗尽了一家人半辈子的积蓄,按照普通工薪家庭的收入,这一门亲事,可能要在孩子15岁的时候就开始攒钱了。

抛去物质方面,就目前中国适龄青年对于婚姻的态度来说,更多的人对于婚姻持中立态度,这婚可结可不结,自己过得也不错,这种想法无疑是加剧了结婚率持续走低的现状。

过去结婚是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而现在结婚倒像是把城门打开了,你看了周围人结婚,自己反而不那么想进城了。

但无论如何,人类总在进化,繁衍一直在持续,在国家出台的促婚政策也可以看出,未来结婚的压力会越来越小。如果没有了彩礼、没有房贷,你愿意结婚吗?

为什么近年来结婚率、生育率逐年下降?

你好,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实际,而且工作压力也比较大,社会竞争比较激烈,不得不使他们考虑不结婚或晚婚,既使结婚以后为了不耽误工作,有的人选择不生育或晚育,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太大了,他们也想开了,所以会造成结婚率和生育率都下降的状况,祝你生活愉快!

如何看待中国结婚率生育率断崖式下跌?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的结婚率和生育率都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本来以为放开二胎之后中国的新生儿数量会上升,结果到现在国内的新生儿数量不升反降低,人口不断减少也会影响国内的经济发展,中国的人口红利也将会逐渐消失,在未来将会严重的缺乏劳动力,甚至会步入日本和韩国的后尘。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都不愿意结婚生孩子。特别是在一线城市,随便一套房子都要几百万,对于一个普通的打工族来说,就算工作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房子,而且每个月还要承受房租费和水电费等支出,而且很多企业都要求年轻人加班工作,这些人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很少有自己的休息时间,根本就没有时间来考虑自己的个人问题,就更别提结婚生孩子了。

养小孩的成本很高,让很多夫妻望而退步。现在养一个孩子的成本非常高,从孩子生下来之后什么事情都需要用钱,父母除了要承担孩子的衣食住行,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将孩子送到各种的培训班,而这些费用占据了家庭的很大的支出比例,导致这些年轻人根本就不敢生孩子,他们宁愿将这些钱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很多女性在职场中受到隐形歧视。如果女性在工作的时候生了孩子,那么以后的发展根本就没有任何机会,所以也有人说生育是女性职场发展的绊脚石,有很多企业根本就不想要单身的女孩,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女性到时候会结婚生孩子耽误工作,他们也不想要那些已经结婚生孩子的女性,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女性会将重心放在照顾孩子上面,而不是工作上,这就让很多女性不敢也不想要去生孩子。

如何看待中国人口,结婚率生育率断崖式下跌?

1、因为生孩子、养孩子问题凸出。

是一个比较复杂而漫长的的工程,不仅仅是生完就结束了。要有足够的金钱精力以及时间陪伴。要有责任心及责任感。有些人心智还不成熟,自己都无力负担,也有些人为了生活奔波没有条件留下来一个人长期的照顾小孩,亦或者对生活水平要求过高,不想苦了孩子等等。这些原因都是导致近些年结婚生育率大幅度下降的因素。

2、因房价居高不下。

在中国,房子都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它还是一个家庭财富的象征。高额的房价抑制了无房人们购房的欲望,因此,买房更加成为了人们难以企及的梦想,望房兴叹。甚至影响了一代人的婚恋及生育问题。房价一度被年轻人称为“较好的避孕药”。居高不下的房价影响了一代人的生活质量,更影响了生育率,有了一胎绝不要二胎的想法在一代人的心中根深蒂固。

二胎红利已过,哪怕开放三孩,,甚至全面放开,也只是下跌大势中的一个小小的波峰。随着人口的减少,以后国内的竞争确实小了很多,但是随着人口红利的褪去,整个国家面临的竞争却在加大。也就是说,原来靠着人口众多赶上来的优势,将逐渐抹平,将来要用更少的劳动人口,创造出和原来一样甚至更多的价值,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现在的位置,甚至更进一步。

北京结婚率低

北京结婚率很低,2023年北京的结婚率只有百分之七。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经济发达的地区结婚率都不高。

2023年结婚率和生育率

2023年的结婚率是5.8‰,生育率是7.52‰

2000—2023年全国结婚率数据呈“先升后降”趋势。2023年结婚率5.8‰,相比2013年*高点9.9‰下降了41.4%。与此同时,离婚率则从2000年0.96‰上升至2023年3.1‰,*高点2023年3.40‰相比最低点2002年0.9‰,飙升近3倍。

结婚率是指一年内结婚对数与当年平均人口数的比率。计算公式是:结婚率=(某年登记结婚对数/当年平均人口数)×1000‰。中国结婚率迎来20年来最低点,初婚年龄大幅推迟,有的地区已经推迟至男35岁、女33岁。

结婚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1、适龄男女婚恋观念发生转变,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为了追求婚姻质量,寻找另一半宁缺毋滥,自然会导致结婚年龄推迟。

以上就是结婚率生育率双双暴跌(2023年结婚率和生育率)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更多请关注倾诉星球其它相关文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sxq.cn/qgsw/3UVqqvfv.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