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下半年生猪价格走势很多人还不了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021年从1月到5月生猪价格都是下滑的,到了6月才出现明显的上涨,到8月到9月左右价格达到顶峰后面开始下滑。从2002年到2022年,生猪市场经历5次猪周期,每次周期持续时间在4年...,接下来具体说说那么导致此生猪价格继续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3年的8月到9月左右猪价才会上涨。
2023年的生猪价格肯定要比2022年要好一些,因为今年猪粮比在6:1左右,明年的猪粮比在7:1左右。2021年从1月到5月生猪价格都是下滑的,到了6月才出现明显的上涨,到8月到9月左右价格达到顶峰后面开始下滑。从2002年到2022年,生猪市场经历5次猪周期,每次周期持续时间在4年左右。
对于养殖户来说,可以做好两个方面的事情,首先是抓住这一利好,优化种群结构,做好计划和布局。
按照猪生长周期,后备母猪到商品猪出栏周期为13~14个月之间。
也就是说2022年9-10月补栏二元后备母猪,对应2023年11月份前后生猪出栏,正好进入四季度进入腌腊、灌肠传统消费旺季,需求端利多猪价,有望继续把握此轮猪周期。
猪肉价格上涨会造成的影响
1、我国的猪肉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从官方数据显示,我国今年的猪肉缺口高达923万吨的猪缺口将会攀至1237万吨,综合一下今明两年,短短四百多天内的猪肉缺口就高达2000多万吨,而对于全球的猪肉总贸易产量为700万吨左右。
其中中国的进口量就高达300多万吨以上,所以受非洲猪瘟的影响,拉大了需求缺口,猪肉价格上行明显。
2、猪肉涨价会影响一部分人少吃或者不吃猪肉,无形中转移去消费其他肉类,这就会造成未来的鸡肉、牛肉及各种肉类价格同步上涨。下半年会很多人说吃不起肉,应该是正常现象。
猪价到2022下半年还会涨
猪价到2022下半年不会涨。根据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能繁母猪产能缩减也不难发现,2022年初至今还处于生猪出栏量惯性增长的阶段,不过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应该就能渐渐看到产能缩减带来的利好。
2022年猪价特点
在近期调研活动中牧原股份表示,现阶段供给的边际变化要比消费的边际变化具有更大的影响,主要矛盾仍是供给量的相对过剩,公司预计下半年猪价会有所好转,温氏股份认为2022年上半年猪价维持在较低位置,行业产能去化加快。
乐观估计2022年三季度后猪价有可能进入下一轮周期的上行通道,悲观估计2022年仍处于社会平均盈亏平衡线位置,可能需要2023年才能进入下一轮周期的上行通道,根据历史规律,当行业存在一致性预期时,实际情况或许与预期存在偏差。
2023年11月份到腊月份生猪价格会是多少钱?
今年在6月底猪价应该在7.5元左右,到12月份猪价预计会在8.5元左右,全年不太可能出现较大变动。
猪价大幅回落!现在生猪多少钱一斤?2023年春节前后生猪价格预测
猪价在去年12月底迎来一波小幅反弹后,今年元旦期间出现了反常走跌。
往年来看,元旦前后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旺季,但今年元旦后,猪价却反常的一跌再跌,叠加疫情影响,消费不及预期,走货不佳,生猪价格也随之大幅回落。
随着春节的临近,市场上生猪价格备受收藏。
那么猪价大幅回落!现在生猪多少钱一斤?接下来和大家一起分析下2023年春节前后生猪价格预测。
猪价大幅回落!下跌的原因有哪些?
2023年1月7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继续下跌,西南地区猪价跌势较猛,全国猪价连跌9天。
今日外三元生猪均价7.59元/斤,较昨日下跌0.18元/斤,均价继续下跌。
今日全国生猪价格上涨地区5个,下跌地区22个,持平地区2个,猪价*高为海南9.26元/斤,最低为青海6.34元/斤。
那么导致此生猪价格继续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消费低迷
受疫情封控和感染潮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消费低迷,餐饮企业消费不升反降,南方腌腊缩水近三成,杀年猪需求尚未到来,当地屠宰量、生猪外调量明显下降。
2、出栏冲击
市场上二次育肥或延后出栏,对猪价的冲击也比较大。
国庆前后压栏以及二次育肥的猪不得不出栏了,目前市场上还有剩下近3-4成二次育肥猪需要出栏,大肥猪上市对市场的冲击很大,导致生猪价格大幅下跌。
现在生猪多少钱一斤?
大白猪:湖南邵阳市隆回县大白猪19.5元/斤;广东中山市中山市大白猪16元/斤;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大白猪9.5元/斤;贵州安顺市平坝区大白猪10元/斤;陕西安康市汉滨区大白猪10元/斤等。
杂交猪:江苏宿迁市沭阳县杂交猪7元/斤;山东临沂市莒南县杂交猪11元/斤;广东阳江市江城区杂交猪9元/斤;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杂交猪8.06元/斤;贵州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杂交猪10.5元/斤等。
长白猪:山东临沂市沂水县长白猪10元/斤;广西玉林市博白县长白猪12.58元/斤;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长白猪12元/斤;贵州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长白猪8.5元/斤;云南曲靖市富源县长白猪14元/斤;陕西安康市汉滨区长白猪10元/斤等。
三元猪:江苏宿迁市沭阳县三元猪6.94元/斤;福建龙岩市新罗区三元猪8.3元/斤;湖南邵阳市武冈市三元猪10元/斤;广东阳江市江城区三元猪8.5元/斤;四川宜宾市屏山县三元猪9.65元/斤;贵州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三元猪9.53元/斤;云南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三元猪8元/斤等。
注意:以上生猪价格报价均来自惠农网产地行情,非市场零售报价,报价会根据产地、品种、重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仅供各位参考。
2023年春节前后生猪价格预测
今日生猪价格继续下跌,不过跌幅逐渐呈现收窄态势,部分南北地区开始飘红。
近期猪价的持续下跌主要还是因为阶段性供给过剩,同时也有消费低迷的因素。
受到猪价震荡行情影响,养殖户们的生猪饲养收益再次下降。
目前,南方地区因腌腊季收尾,大猪刚需下降,猪价上行支撑不足,养殖户持续认价出栏,屠企年前购货压力偏小,一二线消费城市需求回落,生猪价格继续大幅下跌。
北方地区迎来年猪消费利好,猪肉走货相对较快,而部分大型养殖场有卡价出栏的表现,市场看涨情绪有所上升。
预计2023年春节前,由于市场生猪供给偏松,拉涨幅度受限,毛猪的出栏利润仍不容乐观。
春节后,生猪价格难以大幅度下跌或者上涨,涨跌互现。
总的来说,生猪价格飘忽不定,春节前是全年消费的高峰,再加上随着感染高峰相继过去,市场消费将逐渐回暖,因此年前猪价有望迎来一定回暖,但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现在疫情好转,大家的生活秩序恢复常态,节日消费提振效果逐渐提升,餐饮将全面恢复,猪肉消费将明显增加,利好猪价的季节性反弹。
随着春节的到来,猪价或将迎来“小阳春”,有所回暖,但上涨阻力依然不小,预计春节前后生猪价格将会继续震荡调整。
生猪价格涨不停,2023年1月全国最新生猪行情分析
低价猪,高价肉,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啊,一边散养户喊着我们已经亏到成本线以下,那边百姓喊着我们根本就没有享受到所谓的低价肉,养猪的家人们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1月18日,马上就要过年,生猪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个小编也在之前就表述,年前这几天的猪价就是自由发挥,猪价开始停不停,8块地区开始增多。
#生猪#
毕竟整个市场的生猪调运已经停止,就看每个地区的消费量和价格的变化,结果就是大部分地区的毛猪价格开始上涨,很多人抓住了涨价的机会把猪出手,很多人又选择了继续压栏,认为猪价就此会一路上涨,赌一赌年后的行情。
今日东北地区屠宰企业白条猪出场价格维持稳定,山东地区屠宰企业白条猪价上涨2000元/吨,屠宰企业白条订单接货谨慎度提升,不少贸易商按需订货。
从屠宰企业采购难度来看,东北屠宰企业采购难度减弱,今早一些屠宰企业有着一定的停计划现象,南方地区屠宰企业到货量表现较好,一些贸易商有着一定的退计划现象,由于集团猪场出现减量、停业等现象,一些区域仅有的猪源竞价结果表现很高。
2023年1月18日全国养猪人卖猪报价参考
福建仓山260斤7.5元/斤;山东青岛即墨298斤8.4元/斤;山东肥城8.2元/斤;安徽六安8.5元/斤;广东浮云431斤8元/斤;陕西宝鸡7.2元/斤;山西长治7.3元/斤;江苏连云港7.8元/斤;河南郑州240斤7.4元/斤;河南固始县295斤7.2元/斤;河南周口240斤7.4元/斤;
河北保定235斤7.9元/斤;江苏盐城340斤8.5元/斤;江苏东海9元/斤;山东烟台8元/斤;黑龙江大庆标猪7元/斤,中猪6.5元/斤;吉林四平230斤以上7~7.1元/斤;吉林公主岭7元/斤;辽宁铁岭7.1~7.2元/斤,中猪6.8~7元/斤,大猪6.7~6.8元/斤;辽宁盘锦7~7.1元/斤;
辽宁大连6.5~6.8元/斤;辽宁朝阳标猪7.2~7.3元/斤,大猪7元/斤;甘肃陇南310斤8.7元/斤;河北承德7.5元/斤;河北石家庄标猪7元/斤;山东梁山标猪7.2~7.3元/斤;广东茂名7.3~7.6元/斤;广西钦州8.2元/斤;广西南平278斤7.1元/斤;云南曲靖6.2元/斤;江西宜春7.4元/斤;湖南长沙7.4元/斤;江苏徐州7.8元/斤;安徽萧县7.5元/斤;
这几天猪价的上涨,最为明显的就是白条的价格在上涨,而且市场的走货量非常大,说明了当下的市场,是一个供销两旺的表像。
正是因为如此,导致很多人选择了大肥压栏,寄希望于年后的消费,而年后的消费,按照惯例就是消费的淡季,在消费的淡季中,大肥如何能走出,自己涨价的猪立行情呢?每头猪都有自己的命运,强求的结果就会很难。
在这个时间,小编希望大家更加的机动和灵活。
作为市场的散养户很不容易,手中的牌和资源相对较少,而且还没有补贴。
如果有银行能够对接我们散养户,那咱们就可以很好的打出手中的牌。
毕竟我们成本低,有地方,而且灵活,面对不好的行情,还可以继续支撑下去,但生活永远不会按照自己想像的方向发展。
如果你手中的大肥没有出栏的话,可否参考一下小编的想法,如果变现换成30~40斤左右的仔猪,这样你还能继续养猪,而且希望还会大一些。
朋友们,你们认可吗?
2023年的生猪市场是二次育肥的市场,1月生猪价格行情分析
一边把猪养好,一边是把猪卖好,才是2023年养猪人的重中之重的任务,同时还要学会投机取巧,如果还沿用老思想,老套路去看当下和未来的市场,那么不是吃亏就是会失败得不知所以然,同时把猪卖好比把猪养好还要重要。
养猪的家人们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1月16日,搞二次育肥的“有钱人”又开始蠢蠢欲动搅动这个市场,只能说2023年的生猪市场是二次育肥的市场,赚钱的是二次育肥,赔钱的也是二次育肥,那么问题来了,你会抓二次育肥吗?#生猪#
如果现在你抓或者年后准备抓二次育肥的,如果到5月份的时候,差不多又得300~400斤左右,北方的屠宰场是根本不需要的,不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这种体重级别的猪消化起来都是有些难度。
因为现在养猪一定是要迎合市场的需求,而不是让市场需求来迎合你的选择。
屠宰均理可以看出猪多猪少吗?是均重大代表猪价,均重小代表猪少吗?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大型屠宰企业屠宰基本是以标猪110~120公斤为主,如果屠宰的均重大于这个体重,就可以判定市场中有压栏的现象。
南猪北调又开始了
从今天开始,湖南、湖北、江西到达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江西、湖南、湖北到达河南,除6个省份以外还有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福建的标猪到达河南、山东省。
这明显就是举全国之力来支援山东、河南。
2023年1月16日全国最新养猪人卖猪报价参考
江苏泰兴7.6元/斤;四川古蔺331斤8元/斤;山东淄博小杀8元/斤;江苏涟水县300斤以上7.5元/斤;广东化州350斤7.4元/斤;黑龙江大庆标猪6.5元/斤,中猪6元/斤;吉林梨树230~320斤6.3~6.4元/斤,300~390斤6.4~6.5元/斤,390斤以上6.3~.4元/斤,450斤以上6.5~6.6元/斤;吉林农安6.9元/斤;河南周口286斤7.8元/斤;吉林松原6.8元/斤;
河北邢台7.2元/斤;山东禹城7.6元/斤;山东肥城7.4~7.6元/斤;河南焦作284斤7.3元/斤;河北邯郸260斤7.2元/斤;湖南岳阳7.2元/斤;河南洛阳230~290斤7.2元/斤,300~400斤6.9元/斤;辽宁黑山6.8元/斤;辽宁北镇6.6元/斤;吉林舒兰6.7元/斤;广东阳江293斤7元/斤;
湖南岳阳360斤8元/斤;吉林省吉林市320斤以内6.5元/斤,450~500斤6.5元/斤,500斤以上6.6元/斤;河北行唐290斤7.5元/斤;山西长治7.2元/斤;山东青岛300~500斤7.3元/斤;安徽六安8.5元/斤;辽宁朝阳220~300斤6.8元/斤,400~600斤6.6元/斤,510~550斤6.6元/斤;
2023年1月16日全国各地的屠宰量汇总
黑龙江哈尔滨降2毛,屠宰1000头;辽宁黑山稳定,屠宰1320头;河南涨5毛,屠宰5000头;河南驻马店涨5毛,屠宰1000头;山东青岛涨2毛,屠宰8000头;山东枣庄稳定,屠宰4000头;山东临沂稳定,屠宰3500头;山东潍坊稳定,屠宰10000头;
湖北襄阳涨2毛,屠宰1200头;湖北荆门稳定,屠宰800头;江苏淮安稳定,屠宰2400头;陕西咸阳涨5毛,屠宰4900头;甘肃武威稳定,屠宰2000头;广东清远涨2毛,屠宰3000头;**降2毛,屠宰3000头;广西南宁稳定,屠宰3200头;
对于2022年来说,白条贸易商、生猪贸易商、屠宰企业日子是非常非常难过的,进入到2023年1月份以后,养殖场户以及养殖企业日子也是非常的难过。
屠宰企业里面的冻库是空的,那么年后的收肉就极有可能把市场上多余的产能分割入库以后,不让这些肉在市场上上蹿下跳以后,毛猪的价格才极有可能回归到正常的价格和价值。
2023年猪价“大降”开局,集团场加速布局,散户面临“三风险”
进入2023年之后,生猪价格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新年新气象”,反而延续着12月底的下跌走势,猪价“大降”开局,目前全国生猪均价已经降至8元左右,具体到各个地区,华东区猪价降至7.5-8.3元,华中区猪价降至7.2-8.2元,华南区猪价降至7.9-9.7元,华北区猪价降至7.3-8元,东北区猪价降至7.1-7.8元,西南区猪价降至7.2-8.2元。
不仅当前猪价下跌,预计春节之前生猪价格将会持续保持下降状态。
从生猪供应情况来看,据猪贩子介绍,现在市场上依然有大肥在等待出栏,但是屠宰企业对大肥的收购积极性不高,这部分大肥大概率是会在春节前上市的,会对猪价持续施压。
标猪市场也不短缺,当前可供出栏生猪对应的是6、7月份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当时能繁母猪处于正常保有量的105%左右,加上6、7月份气温较好,仔猪成活率高,今年非瘟危害相对较弱,标猪量也处于相对高位。
而从猪肉消费情况来看,据猪肉零售摊位老板介绍,元旦期间猪肉销量相比12月下旬有明显好转,这一方面是因为元旦消费利好的带动,另一方面是因为感一些地区感染高峰结束,“阳康人员”增多,外出的人员数量增加,带动猪肉消费。
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猪肉价格相比之前有明显下降。
接下来还将会有春节利好发力,猪肉消费有希望持续处于高位,但因为疫情影响,猪肉消费难以达到往年的高峰。
供需两端,生猪供应量处于相对高位,猪肉消费虽有增长,但增幅有限,综合考虑,生猪价格恐持续保持低迷运行。
猪价低迷难涨,对集团化猪场和散养户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2023年的低迷行情,集团化猪场正在加速布局。
近期,新希望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全资子公司六和生物持有的川渝地区11个在建猪场项目公司股权出售给兴新鑫农牧,而接手这部分猪场的兴新鑫农牧是新希望和天府乡村发展集团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操作显然是在优化新希望内部生猪养殖产能布局。
不仅是新希望,其他几大养殖集团也都没有闲着,比如温氏将云南曲靖和广西崇左的5个养殖项目和相关资产转让给神农集团。
天邦出售部分养殖业务,同时也剥离了疫苗和部分种猪业务。
当不缺钱的养猪集团都开始卖猪场,就足以说明生猪养殖已经进入到了“下半场”,靠盲目扩张获取巨额盈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下半场拼的是稳扎稳打,拼的是成绩、拼的是成本,随着集团化猪场的发展,未来养猪一定会进入微利时代,养猪业一定会进入极致成本的时代,养猪就会像现在养鸡一样,每一只鸡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要经过深思熟虑。
未来,不论是集团化猪场,还是散养户,猪场能否持续经营下去,看的就是谁的成本更低。
而这也给散养户带来“新风险”。
风险一、疾病风险。
养猪成本中最大的一部分是饲料成本,另外还有药物和疫苗成本,一头仔猪从出生到出栏需要的药物和疫苗成本多在50元以上,养猪进入微利时代之后,养殖户势必要从药物和疫苗成本上下功夫,而一旦疫苗免疫减少或者防控疾病的用药减少,猪群就面临疾病风险。
最近两年,一些猪场蓝耳等传统疾病再次从稳定进入不稳定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防非”,或者是降低养殖成本,猪场减少药物和疫苗使用,导致猪群发病。
而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猪病的防控难度将会再度升级,对于缺少有效生物安全的散养户来说是个新的风险和挑战。
风险二、猪价下跌风险。
据统计,2022年能繁母猪产能最低点出现在2022年4月,随后持续正向增长,到2022年11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达到了4388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7%左右。
能繁母猪产能可以作为未来10个月商品猪出栏先行指标,也就意味着一直到2023年的9、10月份可供出栏生猪数量都处于过剩状态。
机构预测,随着生猪产能的持续恢复,2023年生猪周期将开启下行通道,上半年供给量虽然处于相对低位,但也处于需求淡季,猪价将会进入下行通道。
进入下半年,2022年下半年补栏的产能将会陆续兑现到市场中,生猪出栏压力增长,虽有季节性消费旺季托底,但需求量的增长难以抵消供应端增长带来的降价压力,预计猪价将会持续回落。
风险三、大场小场都有可能灭亡。
据扬翔股份副总裁在新年献词中提到的数据,2020年存栏母猪一万头以上的企业中,到2022年已经出局了30家,曾经的5200多万养猪户,现在也仅剩2000万户左右,未来灭亡的不仅仅是集团户猪场,小户同样有灭亡的风险。
环保持续施压,利润越来越薄弱,风险则越来越高。
2023年的生猪行情,会是2022年“*版|DB”吗?1月26生猪价格行情
2023年的生猪行情会是2022年的“*版|DB”吗?养猪的家人们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1月26日,这几天屠宰场已经陆续开工,标猪的主流价格7~8元/斤区间,相比春节前,标猪的价格以稳定为主啊,中大猪的价格依然不咋地,但是海南的猪价确实是“矮子里拔大个”,达到了10元/斤,可是这个价格并没有什么参考性,为什么?因为海南地区走的是自己的*行情,所以没有必要把海南的“高价”当作现在的主导行情。
#生猪#
预计屠宰场全面开工以后,中大猪的价格还会再被压一压,因为市场主要的需求量还是以标猪为主,昨天河南开封大红门,开门靠前天,就把第二天的任务收满了。
生猪市场没有一年是一模一样的,涨跌的幅度也是不同,生猪价格需要时间,更需要“修身养性”来去恢复,但也不能排除另一只手对市场和情绪上的影响。
一、年后肯定会有资本来进行炒作,讲故事,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期货的涨与落是对未来猪价的一个预期,它的本质是结合当下的行情基础做出来的分析和判断。
即使后期与现货背离,但早早晚晚都要回归。
由于网络的发展,养猪人知道了期货,但它不适合于我们养猪人,我们不要被资本牵着鼻子走,还是认认真真研究现货就可以了,否则收藏的点越多,我们会更迷茫。
二、连续的收肉,要知道上半年的时候,由于行情低迷,为了保护生猪市场的相对平稳,妈妈做了太多这样的工作,虽然一直“嘲笑”收肉的效果不佳,最后终于把生猪市场的情绪给带动起来。
三、能繁母猪的数据,去年的时候,特别是7月份的时候,所有人都质疑这个数据的准确性,当时小编是以辩证的方式来解读这个数据,为什么?因为这与供需是相关的,如果真的供大于求,那么说明数据相对是真实的,如果出现了供小于求,那么数据有待商榷。
但正是因为这种情绪被无限的放大,导致开始卖猪的人不卖,大量的二次育肥开始进场,经过时间的演化和压栏,数据不准确性像是“被验证了一样”,出现了供小于求,导致猪价的上涨。
2023年1月26日全国养猪人最新卖猪报价参考
江苏兴化280斤8.1元/斤;山东济宁任城260斤8元/斤;黑龙江大庆标猪7元/斤,中猪6.5元/斤;海南标猪9.9元/斤;安徽六安8.5元/斤;河北邢台7.8元/斤;山东昌邑8.1元/斤;山东禹城8.1~8.2元/斤;吉林农安7.2元/斤;河南巩义240~310斤7.5~7.6元/斤,300~400斤7元/斤;江苏连云港8元/斤;辽宁黑山7.2~7.5元/斤;辽宁北镇7.1~7.2元/斤;吉林长岭7.2元/斤;四川简阳270~280斤7.5元/斤;山西长治7.1元/斤;
黑龙江安达标猪7.1元/斤,中大猪6.9元/斤;吉林长春小标猪7.2元/斤,250~300斤7.5元/斤;吉林公主岭230标猪7~7.1元/斤,250斤标猪7.3~7.4元/斤;辽宁昌图小标猪7.1~7.2元/斤,280斤以上7.2~7.3元/斤,大猪7.1~7.2元/斤;辽宁铁岭标猪7.1元/斤,中猪7.2~7.4/斤,大猪7.1~7.2元/斤;辽宁大连7.2元/斤;辽宁沈阳210~300斤标猪7~7.1元/斤;山西大同7.2~7.3元/斤;山西晋中240斤7.5元/斤;河北辛集标猪7.7~7.8元/斤;
生猪市场就怕一致性
现在满市场都是预判今年的行情如何来走,正是因为如此,导致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在同一时间点做出同样的行为模式,而这也是最可怕的,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预判多数人的预判,了解一致性,然后我们再预判别人的预判,才能有机会赢,否则我们就会变成一致性的那波人。
强预期,弱现实
2023上半年应该会热闹一阵,毕竟经历了三年,但半年后盘点你会发现,大部分人可能收获并不会太多,因为消费和出口都会低于预期,无论美欧还是中国的消费者都没钱,所以小编认为今年生猪价格的靠前高价区间会在上半年出现。
在穿越衰退周期里,需要尊重市场,尊重趋势,尊重常识。
现在的大环境里,适合一些企业进攻,借机低成本扩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大批的散养户准备退出市场,但集团场还在扩张的根本原因。
但也有一些适合防守,降本活命,再伺机出击。
对于我们散养户一定要在这个“模糊”里找到机会可谓是有些难,但正是因为如此,也是一个机会,所以个人认为搞二次育肥才是今年养猪人的出路。
猪价跌得一团糟!2023年,养猪人仍要煎熬?
对于养猪人来说,2022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从这一年猪价的波动来看,可以总结为“先是喜出望外,后是悲从中来”。
2022年一直被看作是迎来猪周期拐点的一年,自4月份开始,一直低迷的猪价终于从低谷中走出来,然后经历了两**涨:
一轮是在6-7月份,这也被认为是猪周期的拐点,猪价快速涨至成本线以上,使得市场情绪大振。
第二轮是在9-10月份,受市场情绪影响,养殖户十分看好四季度及春节的猪价走势,因此压栏惜售、二次育肥也明显增加,使得市场阶段性供需紧张,猪价*高涨至28元/公斤的高点。
但是紧接着,到了11月份,猪价开始下跌,而12月份陡转直下,再度跌破成本线,一直到当前,距离春节仅有不到10天的时间了,猪价仍然在成本线以下晃荡。
有时候让人绝望的并不是低谷本身,而是终于熬出低谷后,满怀希望、踌躇满志时结果再次跌入低谷,可以说当前养猪人的心态就是这样的。
而相比之前的下跌,这次的跌势更加惨烈:
一是猪价旺季不旺,旺季难旺。
之前猪价下跌主要是产能高位,供明显大于求,于是价格走跌。
但当前生猪产能已经恢复正常保有量区间,但受疫情影响,消费迟迟不振。
不仅旺季不旺,甚至也很难旺起来。
这也意味着,调控中枢开始从供给端转移到了需求端,而需求端何时能恢复并不是供给端能调整得了的。
二是猪价下跌,饲料高位。
猪价从年度高点跌回低点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但是2022年饲料价格却是频频上涨。
虽然近日随着豆粕价格的回落,部分饲料企业也开始回调价格,但比起之前的涨幅来,仍然处于高位。
这意味着,单纯从价格来看,猪价重回低点,但是养殖户的压力却倍增了。
三是规模场的碾轧。
前一轮生猪产能的深度去化,用行业内的人的话说,不如说是中小散户的去化。
因为相比规模企业,中小户因为承压能力不强,抗价能力弱,尤其在猪价持续下跌、持续亏损的时候往往难以坚持,就会选择清栏退出。
而此次猪价旺季不旺、旺季难旺,其中也有规模场不断增量的因素。
在这样的局势下,即便接下来随着春运开启,返乡人潮增加,消费会有上涨,但在供强需弱的格局下,猪价也很难有太大的反弹。
然而养猪是一件长期的事,年过完了并不意味着养猪人的担忧过去了,而年后即将迎来传统的消费淡季,这使得养殖户更加担忧:2023年的猪价还能涨吗?
在新农观看来,猪市经过产能去化、产能回归以及2022年末的旺季不旺之后,到2023年会有3大变化:
一是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中小户继续承压。
头部企业的行业集中度快速上升是2023年猪市的一大重点问题。
从数据上来看,截至去年11月,全国生猪上市企业存栏占比为25%,而母猪1万头以上占到14%,母猪1千至1万头的占14%,合起来约占到了53%。
而在2019年,母猪1000头以上的企业占比仅有20%,可见提升速度之快。
而2023年,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发展。
随着头部企业的市场占有度越来越高,对市场的控价力也越来越强,中小户的压力将进一步上升。
二是养殖成本难降。
除了猪价令人忧虑外,养殖成本更令人担忧。
而2023年来看,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及豆粕的供需依然偏紧,因此预计饲料价格回落有限,并且在产能的加持下,需求有一定支持。
这意味着,2023年养殖成本大幅走低的几率不高,再加上规模企业进一步扩张,养殖户压力仍然不小。
三是市场逐渐回归,猪价波动减弱。
虽然2023年消费有望全面回归,但是全面报复性的消费预期并不高,收入下滑是最主要的原因。
再加上供给小幅增长,因此猪价难有太大的波动涨幅。
不过,这仅是基于没有其他突发因素影响下的判断,而在其他影响因素中仍然需要警惕的是疫情感染率的变化,对猪价走势仍具威胁性。
对于养猪人来说,2023年仍然是不能放松的一年,操作层面应多以降本增效为主,不宜盲目增产压栏,2023年市场操作的空间并不大,下半年更是供需双增,压力仍存。
对于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一直有一种呼声,即希望让中小散户能有更多生存空间。
一方面,以前农村家家养猪,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养猪与农村、农户密不可分。
而从消费层面来说,很多消费者也都表示,大企业养出来的猪没有猪味,味同嚼蜡,不如小时候家里养的猪肉香。
这其实也不单纯是一种感觉和怀念,现在很多农村散养的土猪肉也十分受到市场欢迎,可见这是有一定市场的。
而另一方面,在各行业的发展中,几乎都有资本进入,而资本对于行业的干预也易引发了市场的非正常波动。
资本是逐利的,而生猪养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应当有所控制。
而从长远来看,生猪行业是一个庞大的行业,中小户也不会消失殆尽,但是中小户需要生存空间。
一个行业的发展并不能一味偏倾哪一方,只有各自有市场、有空间、有利润,行业才能正常长远地发展下去。
牧原生猪市场占比8.74%,2023年养猪八成“亏半年”!散户咋办?
【导读】在国内生猪市场,非瘟之后,最近两年,养猪人的直观感觉,猪周期越来越看不明白了,生猪市场的震荡呈现周期缩短,波动幅度过大的表现。
从2021~2022年,全年生猪价格走势来看,猪价呈现“镜像”的现象,2021年的高点区间,反而成了2022年低谷阶段,而2021年的低谷却造就了2022年的高峰,据猪价数据分析,2022年全国生猪均价最低为11.74元/公斤,*高为28.34元/公斤,相隔7个月的时间,波动幅度高达284%!
据官方数据了解,2022年,全年生猪出栏达到了6.995亿头,猪肉产能高达5541万吨,年末生猪存栏4.53亿头,母猪存栏4400万头!2022年,生猪出栏、猪肉产能以及年末生猪存栏也达到了非瘟以来新的高点,而在2019年末,生猪存栏仅有3.1亿头,年内出栏规模仅有5.44亿头,2020年年内猪肉产量降至4113万吨!
可见,随着非瘟后,在官方多措并举的支撑下,国内生猪产能快速恢复,现阶段下,生猪产能已经超越了往年正常年份的同期水平!
当然,生猪产能的快速恢复,规模猪企的发展有目共睹,在官方政策支持以及优势的资金支撑下,2019~2020年,国内新增猪企规模分别达到了3.15万家以及5.28万家,虽然,随着生猪产能的恢复,2021~2022年新增猪企规模逐步减弱,2022年年内新增猪企仅有1.63万家,环比下降近34%!但是,国内现存生猪养殖主体规模已经达到了近36万家!
而据机构数据了解,2022年,国内养猪大厂top16,年内出栏规模高达1.32亿头,市场份额占比近19%,而据了解,国内养猪大厂top20,年内出栏规模占比超20%,达到了21.41%!
规模猪企大幅扩张,其中,养猪一哥牧原股份,年内生猪出栏高达6120.1万头,温氏年度出栏规模1790.86万头,新希望年度出栏1461.39万头仅仅牧原年度出栏规模,市场份额占比高达8.74%,可见,生猪养殖集中度进一步加剧,对于生猪市场的话语权也将更加的明显!
从市场反馈来看,2022年,1月1日生猪均价16.07元/公斤,3月21日触底年内11.74元/公斤的低谷,6月末猪价涨至20.22元/公斤,10月21日涨至28.34元/公斤,12月末降至16.87元/公斤,全年生猪均价18.584元/公斤!2022年生猪养殖呈现“亏半年,赚半年”的表现!
而进入2023年元月份,生猪价格进一步走低,养殖端再次进入出栏亏损的阶段,节前,据机构数据显示,自繁自养头均盈利-242.99元,5.5月前外购仔猪盈利-498.7元!
据机构分析,由于国内2022年末母猪存栏高达4400万头,为正常保有量107%,而生猪存栏规模高达4.53亿头,由于规模猪企产能扩张仍处于释放周期,预计,2023年集团化猪企出栏规模或有20%的增量,2023年,猪价高点与低谷的波动幅度或超200%,倘若,养殖散户错过出栏适宜的周期,部分养殖户仍有亏损的压力,中小散户仍有退出的风险!
但是,理性来看,国内生猪产能处于正常阶段,春节后,消费市场进入淡季,养殖端出栏压力也逐步减弱,市场购销双低,价格或将处于底部震荡的阶段,2023年上半年养殖户面临亏损的压力不减,但是,进入2023年下半年,随着市场看涨情绪升温,压栏挺价情绪转浓,叠加,二次育肥等因素,猪价仍有偏强运行的趋势,中秋、国庆期间,猪价或将达到阶段性的高点,尤其是,国内经济恢复性发展,年内餐饮以及旅游行业或将大幅提升,猪肉消费改善,因此,全年生猪育肥仍有窄幅盈利的趋势,市场或难有深跌的基础,因此,提醒养殖散户要谨慎选择出栏时机,切莫盲目压栏,而降本增效仍是猪价低周期保持良好有序发展的重要一环!
以上就是2023下半年生猪价格走势(那么导致此生猪价格继续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更多请关注倾诉星球其它相关文章!